观察者 发表于 2021-3-5 14:00:00

湖南省邵阳县高质量发展书写“春天的答卷”

      如果将湖南省邵阳县发展喻为一盘大的棋局,“十三五”时期,该县县委、县政府凭着日益娴熟的棋艺和稳中求进的棋风,带领全县人民步步为营,砥砺奋进: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发展瓶颈大幅突破,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在谱写新时代邵阳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重大命题中,该县奋力在政治上强化答题意识,在实干中增强解题能力,在担当中展现答卷成绩。


“十三五”时期,该县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破除发展瓶颈,酝酿经济发展“热量”,形成区域发展“热能”,培育高质量发展“热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完成了“十三五”时期规划目标任务,在夫夷江畔书写了一份满载希望的“春天的答卷”,铺开了邵阳县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图……

稳中快进,综合实力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邵阳县始终把加快发展摆在首位,着力稳增长、调结构,经济发展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有机结合。

该县主要经济指标连年增长,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2.2亿元,是2015年的1.57倍,人均GDP达到21843元,年均增长9.4%。规模工业增加值由32.1亿元提升到39.2亿元,年均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6.14亿元增加到116.2亿元,年均增长11%,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0192元、11670元,年均增长9.3%、9.6%,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0亿元,是“十二五”末期的2.05倍,其中产业投资占比72%,较“十二五”末期提升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由2015年的26.5:34.6:38.9优化为18.5:29.4:52.1,呈现出一产下降、二产升级、三产上升的良好趋势。

尽锐出战,脱贫攻坚战果喜人

近年来,邵阳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向贫困发起总攻。通过8年持续奋战,1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县整体脱贫摘帽,减少贫困人口16.6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7.54%降至0,在2019年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在这场战役中,该县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统筹投入扶贫资金107.9亿元,建成农村公路2578公里,其中贫困村道路1225公里,通村组通院落“最后一公里”打通。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和巩固提升工程446处,解决了45.45万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2877家,金融扶贫累计贴息23349笔2504.24万元,产业扶贫惠及283260人次;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4440人,建立扶贫车间91家,吸纳贫困劳动力1038人,易地扶贫搬迁3163户11547人,改造危房21433户,其中梅溪嘉园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被评为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社区融入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该县教育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发放资金6.98亿元,受益学生204.6万人次,先诊疗后付费、大病救助、慢病签约服务、分级诊疗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政策惠及贫困群众,县域内住院医疗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贫困群众住房、就学、就医得到全面保障。



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主导产业集群发展。该县湘商产业园、红石生态科技园、孚瓯科技新材料产业园建成开园,发制品产业园、塑胶科技产业园、五峰铺棉纱产业园启动建设,县工业集中区面积扩大到3.76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化厂房63.52万平方米,入园企业91家,技工贸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34.58亿元,“一区多园”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3家,规模工业企业达到96家,高新技术企业从无到有,总数达到29家,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2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该县以油茶为领军产业的四大特色农业成长壮大。5年间,新造油茶林14.2万亩,油茶林总面积达70.6万亩,年产值达26.26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油茶标准化示范县。引进金昇茶油等深加工企业,日恋茶油与瑞柏茶油兼并重组,新增精炼加工产能5000吨。邵阳国家油茶产业示范园开工兴建,交易、会展、检测、培训、科研中心投入使用。

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该县成功创建金江湖(弄子生态旅游景区)、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济公岩等3个国家3A级景区,建成蓝印花布基地、油茶博览园等2个省级旅游特色产品购物中心,实现了A级景区“零的突破”。


强基固本,发展条件日益改善

“十三五”期间,邵阳县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261个,累计完成投资217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2.1倍。

交通网四通八达。邵永高铁完成勘探设计,怀邵衡铁路建成并在岩口铺设立邵阳西站,邵阳县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全市里程最长、绿化最靓、形象最美的市县城际快线邵塘大道全面竣工,邵阳县融入全省、全市发展的对外通道已然铺就。通过实施自然村通硬化路、农村公路窄改宽、安保工程建设,改造提质农村公路2603公里,乡镇交通微循环基本通达。

水利网旁通曲畅。金称市镇河道护岸、塘田市镇左岸护岸工程竣工验收,县城主城区堤防工程、张家冲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开工建设,东方红水闸和102座中型、小I型水库全面完成除险加固。维修加固山塘680口、渠系425公里,兴建农田水利设施221处,新增高效节水灌溉16800亩。

能源网纵横交错。雅中—江西±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邵阳县段完成建设,改造扩建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3座,新建35KV变电站7座,新增供电台区1683个,完成367个村的电网改造。气化邵阳一期全面完工,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通讯网互联互通。建成5G基站76座,手机用户达51.7万户,互联网用户达1.86万户,全县无线覆盖范围达95%。


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呵护蓝天白云。该县开展重点领域和行业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全面推行县城禁放烟花爆竹、乡镇禁止焚烧秸秆,淘汰县内所有“黄标车”,关停一批采石场、砖厂等污染企业。2020年,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27,较2015年下降38.2%;优良达标率为96.3%,较2015年提升27.7%。

守护青山绿地。该县实施“封山育林”五年行动、“四边五年”绿色行动,完成新造林、封山育林20万亩,建成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鸡公岩国家石漠公园,新增自然保护地面积1152.4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6.39%。完成交通干线绿化及提质290公里,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0万亩,土壤污染修复治理取得实效,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34619.68亩,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保护碧水清湖。该县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和治河行动,实施河道全面禁采和全面退捕禁捕,关停砂石码头59处,切割退捕渔船842艘,河流生态环境大为改善,金江湖被评为全省“美丽河湖”。“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治理不断深入,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一期)项目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县内饮用水断面、地表水断面连续5年达标率达100%。

以城带乡,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县城建设扩容提质。2020年,邵阳县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015年底的13.45平方公里拓展到15.2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5.8%,省级文明县城创建通过省指数测评和考评验收。开元大道、振羽大道、凤凰路“白改黑”,县城“穿衣戴帽”工程完工。夫夷大道、白鹤街、Y043环城公路等建成通车,县城交通纵横节点打通,路网更为完善。完成棚户区改造7146户,改造老旧小区17个。

美丽乡村点亮夫夷。下花桥镇获批全国蓝印花布非遗特色小镇,白仓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五峰铺镇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镇。全县成功申报中国传统村落6个,创成美好社区8个、美丽乡村45个。



共建共享,群众福祉全面增进

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该县民生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5%以上。5年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3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以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扩面提质,累计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9.3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出29.02亿元,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资金7.9亿元、各类特困供养资金3.4亿元,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启动登记参保,居民基本生活更有保障。

群众幸福感全面提高。该县完成一乡一养老服务中心、一公办幼儿园,一村一卫生室、一综合服务平台、一村一辅警“五个一”建设。现代化新一中建成使用,思源学校、芙蓉学校加快建设,创建农村合格制学校239所。建成全省一流的县级人民医院和全市一流的五环全民健身体育中心,县中医医院完成搬迁,九公桥区域性敬老院投入使用。

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该县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22个,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87起。持续开展外流贩毒专项整治行动,打掉外流贩毒团伙11个,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获评“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组建418支“宝庆大叔”红袖章护平安队伍,社会联防联控体系进一步健全。

站在新的起点,邵阳县百万儿女将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坚实的步伐,继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努力建设经济富裕、山川秀美、社会文明、人民幸福的新夫夷。 (刘飞 中国网 王祥刚 尹建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省邵阳县高质量发展书写“春天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