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玫瑰的人
发表于 2023-9-10 11:49:56
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独立和客观报道:媒体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受政府、利益集团或其他干扰影响。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提供准确、全面、公正的新闻报道和评论,向公众传递真实的信息。
2. 提供多样化的观点和声音:媒体应该给予不同观点和声音一定的表达空间,促进多元思维和讨论。通过报道不同意见和立场,帮助公众了解各种观点的权衡和论证,培养公众的辨析能力。
3. 打破信息壁垒:媒体应该致力于揭露隐藏的问题和事实,并且积极行使监督和调查的职能。打破信息壁垒,揭示权力滥用、腐败和社会不公等问题,引起公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4. 引导舆论和公共讨论:媒体在引导公共舆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入分析和评论,帮助公众理性思考和判断,引导公众舆论的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和问题解决。
5. 社会责任意识:媒体应该有社会责任感,承担起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使命。关注公共利益,传递正能量,倡导社会价值,推动社会良性循环的形成。
6. 使用多种媒体平台:随着新闻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可以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将信息迅速传递给更多的人群,提高影响力和覆盖面。
通过以上方式,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其监督、宣传、引导和服务作用,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阳光老人
发表于 2023-9-10 11:51:43
"拜人民为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句重要口号,它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拜人民为师"强调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党员干部应当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倾听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关心他们的疾苦和利益。只有真正将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老师,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依靠人民。
2. 学习群众经验和智慧:人民群众生活在各行各业,面对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智慧。拜人民为师意味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操作经验和创新思维,并将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转化为正确的政策和决策。
3. 立足群众、服务群众:政府和党员干部的一切工作都应当立足于人民群众,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促进人民福祉。通过拜人民为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人民的期望和需求,调整工作方向,提供更贴近群众的服务和支持。
4. 民主决策和参与:拜人民为师的精神也体现在党和政府决策过程中,充分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征求群众的参与。这种民主决策和参与的方式可以增加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更好地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愿。
总之,拜人民为师是一种思想观念和态度,体现了党员干部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肩并肩,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依靠人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推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恒一个字
发表于 2023-9-10 11:57:45
波澜壮阔中华情,
千秋豪气放辉煌。
幅员辽阔九州土,
山河壮丽多奇光。
春风吹拂大地间,
万物生机润心田。
草木葱茏生意盎,
百花齐放艳如烟。
长江黄河流不息,
滋养着古今华夏。
世代辛勤谱华章,
大地孕育昌盛家。
五千年文明传承,
璀璨辉煌永流传。
书院诗经声悠扬,
圣贤智慧点滴魂。
英雄辈出谱壮丽,
红旗飘扬荣耀日。
勇往直前无畏惧,
开辟新天创崭新。
祖国母亲春常在,
温暖关怀抚平寒。
亿万子民心相连,
繁荣进步永不散。
天空碧蓝云朵舞,
大地宏伟尽展开。
赞美祖国颂华章,
永远跟随你步开。
张荣林
发表于 2023-9-11 16:48:0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必须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不断实现经济发展的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累起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凝聚起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政通人和
发表于 2023-9-12 23:58:13
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显。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人贯彻党中央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切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网信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坚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坚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工作队伍,大力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2023年7月,习近平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这是好地方
发表于 2023-9-13 21:08:36
9月13日,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迎春主持召开2023年第二十一次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党组成员、副主任蒋志刚、刘永德、阳晓华、李小平,秘书长吴卫红参加会议,副主任毛学雄列席会议。
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信件、重要致辞精神;传达学习了中央、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和邵阳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审议相关文件,并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会上,参学人员代表还结合工作职责和学习体会,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信件、重要致辞中的内涵要义和实践遵循,立足人大视角、法治思维推动贯彻落实。要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推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找准邵阳人大工作的定位和着力点,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会议要求,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抓实,把认识统一好,把理论学习好,把活动策划好,把工作统筹好,把责任落实好,确保主题教育不走样不变通、有质量有效果。要深化思想认识,扛牢政治责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来,推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主题教育高标准启动、高质量开展。要严格对标落实,突出实绩实效,准确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和目标任务,抓好主题教育规定动作,多在实效上用功、少在形式上费劲,以严实作风确保主题教育的政治性严肃性。要注重统筹兼顾,做好结合文章,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扛牢人大工作主责主业、打通人大工作难点堵点,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强化检视整改上下功夫,不断推动我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娟 邵阳人大
子路子
发表于 2023-9-13 23:59:04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党员干部要树牢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把人民冷暖放在心上,把使命担当扛在肩上,把造福于民落在实处,时时挂念人民,事事为了人民,以实的举措、真的作为、敢的魄力解民忧、纾民困,用心用情用力书写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
阳光老人
发表于 2023-9-14 07:14:07
一个人的认知是个人构念论,意思是一个人认知,是由过去的见识、经历、思维、期望、评价,等等形成的观念。 每次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场景时,我们习惯用以往的经验作出判断。 当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很低的时候,他脑海中的构念就会趋向单一,缺乏弹性,因而做出来的决策就很狭窄。 当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很高的时候,脑海中的构念就会更多元,因此决策会更灵活。
沐真
发表于 2023-9-14 07:16:31
认识决定高度,行动决定效果。提升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认识高度,精准校正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方向,关键在于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的论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惟此,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我们的行动才有方向、努力才有目标、实干才能赢得实效。
政通人和
发表于 2023-9-14 08:01:40
习近平的成事之道|“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
编者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循着总书记的实践足迹和思想指引,央视网《习语品读》特别策划“习近平的成事之道”,带您一起从人民领袖的语言魅力和工作方法中学习和领悟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风范。
“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这样告诫领导干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将人民比作老师,言简意深地道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无尽的力量。开展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汲取“人民之师”的才智和力量,切不可“自以为师”。
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从历史层面看,拜人民为师,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走向成功,靠的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靠的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百年大党,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就是群众路线,以民为师体现了对这一领导方法的坚持和贯彻。
从价值层面看,拜人民为师,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立场。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立场。
从实践层面看,拜人民为师,才能真正通过调查研究实现问政于民。人民是“宇下”的“知屋漏者”,是“草野”的“知政失者”,要想摸清民情民意,就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下足调查研究的功夫。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决策,往往导致“好心办坏事”,甚至出现“政府埋单,群众不买账”的尴尬情况。
人民是最好的老师,基层是最大的课堂。“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拜人民为师,习近平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作出表率。
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调查研究始终是习近平贴近群众、解锁问题的一把“钥匙”。
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担任厦门市副市长期间,数次到东渡码头调研,了解企业面临的难题。通过调研,习近平把问题搞清楚了——运输能力不够,设施不完善,流程环节不配套,而政府没有更多的钱给企业完善设施。
微利或微亏,彼时不仅是厦门港务局的窘境,也是厦门绝大多数国企的难题。在这次调研中,习近平虚心求教,仔细听取了企业员工的意见,一场因调研而起,以问题倒逼的改革拉开帷幕。不久后,厦门在全国率先出台税利分流措施。改革第一年,厦门港务局就赚了2000多万元,同时也激活了许多身处困境的国企。
深入群众生活,和群众打成一片,主动到厂矿车间、田间地头,才能听到群众原汁原味的好声音。若是“坐而论道”、脚不着地……自然很难听到群众的真心话,调查研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担任总书记后,习近平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太行深处,他沿着结冰路面走进骆驼湾村低矮的土坯房,与群众嘘寒问暖;武陵腹地,他在黑黢黢的木屋里,握着百姓的手问情况、拉家常;长江大港,他卷起裤腿,撑着伞冒雨考察作业码头;大别山区,他更换三种交通工具来到金寨大湾村,逐页翻看扶贫手册……
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厚植“拜人民为师”的执政底色,当好学生,做好听众,把群众所思、所盼、所悟变成党和政府所议、所为、所获。
“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是习近平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在调查研究的路上,他问得细、想得深、看得全、走得远。正因如此,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才能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来源:央视网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