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劰载中...

搜索

湖南武冈:卤菜之都 铜鹅之乡

观察者 发表于 2021-9-9 21:00:47| 字数 2,300|来自:湖南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调整字体大小 16px
15px 28px
李芳森

南岭北麓,资水上游,武冈之境,鹅声阵阵。


远在宋朝,湖南武冈便有养鹅传统,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在武冈之行后,便赋诗《村景》:“黄昏吹角闻呼鬼,清晓持竿看牧鹅。”


600多年养殖,武冈培育出有“世之名鹅”美誉的铜鹅,武冈也被冠以铜鹅之乡的美名。当铜鹅之乡与卤菜之都同归于武冈,畅游资水的铜鹅,身价倍增,在国际市场翱翔。

LOCAL202109030849000593658106140.jpg

潘显龙为养鹅改建的池塘。人民网 李芳森摄


资水河畔

养鹅人的百年守护

“天上飘落云千朵,麻麻白白挤满河,风吹雨打聚不散,农家遍地是铜鹅。”早上5点,武冈市邓元泰镇天心村,威溪河畔,84岁的潘显龙已开始一天的忙碌——把家里的300多只鹅赶往河中水草丰美的地带。


潘显龙养的并不是普通鹅,而是武冈当地的特色铜鹅。因其叫声似铜锣的声音,其喙、蹼呈**似黄铜或呈青灰色似青铜,由此得名。


早在1981年,武冈铜鹅载入《湖南省家禽家畜品种志》,与洞庭湘莲、宁乡猪一起被誉为湖南农业三宝。

LOCAL202109030850000258091806001.jpg

潘显龙养殖的铜鹅。人民网 李芳森摄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坚信好水好草出好鹅的潘显龙,自从开始养殖铜鹅起,每天都会把铜鹅赶进河里。一早一晚,每次放养3个小时。


一只铜鹅,在潘显龙家传承了200多年。

“小时候就盼着过节,那就能吃到铜鹅了。”虽已过耄耋之年,但潘显龙仍对记忆里母亲做的铜鹅念念不忘。“也不是什么节都能吃上,只有春节和中秋才行。”


一年不过两品尝,潘显龙更觉珍贵。

“我家自从200多年前就开始养铜鹅,传到我就是五代人了。”潘家与铜鹅虽有百年缘分,但潘显龙养殖铜鹅,却只是30多年前的事。


1988年,彼时的潘显龙还是天心村支部书记,家里的铜鹅均由母亲照料。也就在那年,母亲与世长辞,潘显龙也就接过了家里的6只铜鹅。


“虽然不多,但听到铜鹅的叫声,我就觉得很亲切。”2002年,为更好的照料铜鹅,潘显龙把养殖场从老家迁到了威溪河边,那时的养殖规模已经有了90多只。“2019年养的最多,有400多只。”


当问及潘显龙准备什么时候“退休”时,潘显龙昂着头说:“等到铜鹅年产蛋量更高、长得更大、还能反季节生产时,我就退休。”

LOCAL202109030850000512709658394.jpg

武冈卤铜鹅。受访单位供图


工业园区

老手艺的现代呈现

LOCAL202109030853000153747721251.jpg

湖南金福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概貌。受访单位供图


从宁静乡村来到武冈市工业园,走进湖南金福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便有卤制品的香味传来。


以正宗武冈铜鹅为原料,配以二十多种名贵中草药,经过反复浸煮,最后晾干,这样精心研制而成的,便是金福元的拳头产品——武冈卤铜鹅。


任银兰与卤铜鹅的结缘,始于童年的味蕾记忆。“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爸妈就会给我一些零钱,让我出去买一些卤味回来加菜。”


当看到普通的食材在翻滚的卤水中煮上一小会儿,便成为让自己欲罢不能的美味,任银兰便深感这道美味“魔法”里的奇妙。


2003年,任银兰扔下曾经的“铁饭碗”,开始追逐其这道美味“魔法”。“武冈卤铜鹅是武冈卤王陈氏所创,历史悠久,第二十八代传人陈福元就是我的姐夫。”


有了姐夫独家秘法的加持,任银兰向亲朋借了50万元左右,信心满满地在城区南门口租下一个面积约为5亩地的老厂房,开始了自己的卤味生涯。


一个小作坊,两大类卤味食品,大约50个工人,全部手工制作,让任银兰在5年后就有了过千万的销量。


2014年,任银兰开始引进卤制品生产线,武冈卤铜鹅开始销往外省。


2016年,任银兰的卤味产业搬进了武冈市工业园,公司占地扩大到26亩,生产线逐渐拓展到4条,员工达到200人以上。曾经沿街叫卖的卤制品,已扩展到涵盖休闲食品、膨化食品等上百种产品。通过与10余家合作社签订了武冈铜鹅订单采购合同,金福元年加工武冈铜鹅达100万羽。


任银兰的小作坊,凭借家乡的铜鹅,摘得了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字招牌,并把铜鹅销售到了印度尼西亚、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家。而且,2019年任银兰与324户共计1125个贫困户签订了连续五年的产业委托帮扶协议,通过产业扶贫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加速了贫困户的脱贫步伐。


武冈市也将武冈铜鹅养殖纳入扶贫重点产业和湖南省政府一县一特扶贫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支持产业发展。将武冈铜鹅培育成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LOCAL202109030853000332854534478.jpg

湖南武冈铜鹅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部分厂房。人民网 李芳森摄


新兴地带

投资人的“养鹅王国”

已是初秋,“秋老虎”威势不减,室外最高温度仍在35℃以上。


武冈市龙溪镇曹家塘村,湖南武冈铜鹅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内,厂房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60亩土地上,一家集铜鹅养殖、屠宰、深加工的农业综合型企业正在拔地而起。


2020年2月动工,厂房虽未全部完工,但丝毫不影响铜鹅养殖的进度,虽只是一年半的时间,这家从长沙招商而来的农业企业,已是最大的铜鹅养殖基地。


公司技术总监易雄伟介绍,因为武冈铜鹅位居湖南农业三宝的品牌价值,总部便愿意落子武冈,进行视频产业的初尝试,延长农业产品线。

LOCAL202109030854000005750008035.jpg

湖南武冈铜鹅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铜鹅养殖基地。人民网 李芳森摄


“武冈铜鹅,有发展空间和潜力。”对于从事养殖工作20多年的易雄伟来说,武冈铜鹅是“湘农三宝”之一,先后载入了省和国家家禽品种志,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省著名商标,品牌价值值得挖掘。


易雄伟认为,武冈铜鹅要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借助总部的资源优势,公司现已搭建起一张北至天津、南到广东、东抵江苏、西达四川的销售网络。


武冈现有存笼种鹅12000羽,年出笼商品铜鹅120万羽。建有26个养鹅基地,加工铜鹅生产厂家4家。


“我们不仅要做最大的铜鹅养殖企业,更要做全国最大的养鹅企业。”易雄伟说,等到2023年,公司要打造成肉鹅出栏量1千万羽、年产值逾10亿元的“养鹅王国”。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邵阳都市网 ”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切实行动推动邵阳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