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劰载中...

搜索

依法治国:全面准确理解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高质量邵阳 发表于 2025-3-4 17:26:08| 字数 3,337|来自:山东济南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调整字体大小 16px
15px 28px
123_123.jpg    

     提问:楼  巍 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会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作出深刻阐述和专门部署。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四次全会连续强调并阐明这一重要论断。请问,如何理解政治监督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解读:赵绪生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

     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既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新话语,也是新征程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为新时代新征程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指明了前进方向、规范了方法路径

     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提出背景


    2018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靠前监督、主动监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政治监督的要求,同时也明确指出为什么要强化政治监督,即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加强和落实党内监督以集中解决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制度执行,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重申,围绕“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以此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中央纪委全会讲话中反复强调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重要性及其任务部署。2023年1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阐释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基本内涵。2024年1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着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坚决清除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从严从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2025年1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并具体阐述了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三项实践要求。

     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首次提出强化政治监督到中央纪委全会讲话明确要求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表明我们党对政治监督的认识随着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推进。针对政治监督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和实践困境,特别是对政治监督主体认识模糊、政治监督虚化泛化、政治监督方式短期化等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和问题导向,构建以政治监督为统领的中国特色监督体系,体现了政治监督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发展历程。

     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内涵及其要求


     政治监督既不是抽象空洞的政治概念,也不是仅停留在文件中的政治词汇,而是要在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因此,这就需要不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政治监督具体化,就是要锚定监督任务,找准监督的切入点、着力点,明确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标准等具体问题,解决有的放矢问题。在政治监督认识问题上,有的认为“政治监督主体是纪委监委,与自己无关”;有的认为“政治监督是大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有的认为“政治监督是抽象概念,摸不着看不到”;等等。针对这些不正确认识,政治监督具体化明确要求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部署同部门、行业、领域、实际紧密结合,从每项具体工作、具体事务、具体事情中,看党中央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看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点任务、重点举措、重要政策、重要要求贯彻执行得如何;看属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本岗位的职责是否担当起来。

      政治监督精准化,就是要明确监督重点,盯住重点人重点事,聚焦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要工作、重要环节,要及时准确发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不顾大局、搞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等突出问题,切实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有的认为政治监督要求和任务“说起来高大上,干起来茫茫然”“听起来热血澎湃,干起来无从下手”。政治监督精准化就是集中解决政治监督中存在的模糊化宽泛化分散化等突出问题,导致党中央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部署在贯彻落实中出现“层层递减”或“层层加码”等极端倾向,出现政治监督贯彻执行中的落差偏差温差时差等突出问题。政治监督精准化的要求就是聚焦政治原则、政治生态、政治担当,努力在准、实、深方面下功夫,切实做到定事、定性、定量、定责精准。

      政治监督常态化,就是要把政治监督贯穿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融入重大发展战略、重要政策举措、重点项目任务的制定和落实中,推动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以有力有效的日常监督促进各项政策落实落地,确保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有的把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割裂开来,错误地认为政治监督是“一阵风”“运动式”“雨过地皮湿”的短期化监督,以完成短期任务的心态和方式来贯彻执行政治监督。政治监督常态化强调监督的基础性、常态化、长期性,要求把政治监督作为经常性、正常化的工作有机融入日常监督、专项监督以及其他监督中,从“人人”“事事”“时时”“环环”等方面入手推进常态监督,以常态求长效、以长效促长治。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实践路径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再次强调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以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政治监督推动全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通过提升政治监督质效,推动全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完整准确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汇聚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强大合力。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在思想上要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准确把握党中央对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改革发展的目标定位和部署要求,确保思想统一、方向一致。推进政治监督,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科学指引,聚焦坚定政治方向、坚守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净化政治生态,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持把党中央关于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与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实际相结合,立足岗位职责,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在政治上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决不允许搞“七个有之”,确保言行一致、令行禁止。推进政治监督,必须紧紧扭住做到“两个维护”这一“牛鼻子”,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强化政治监督,着力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政治纪律为统领,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坚决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闻令而动、令出纪随。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在行动上要坚持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合力推动改革攻坚、促进高质量发展。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推进政治监督,关键在落实、关键靠行动。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以政治监督推动全党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的实际,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推动各级党组织凝心聚力、上下协同抓好落实。全党上下要肩负起政治监督责任,齐心合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落地见效,以政治监督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选稿:湖南都市网 主编:郭名家

来源:学习时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浏览奖励

23

查看全部奖励

“邵阳都市网 ”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切实行动推动邵阳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13 显示全部楼层
吾悦之城 发表于 2025-3-12 08:41:46| 字数 279|来自:山东济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在政治上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决不允许搞“七个有之”,确保言行一致、令行禁止。

推进政治监督,必须紧紧扭住做到“两个维护”这一“牛鼻子”,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部署强化政治监督,着力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政治纪律为统领,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坚决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闻令而动、令出纪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人民的名义 发表于 2025-3-14 09:18:10| 字数 309|来自:山东济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击鼓惊朝,击鼓明志!
顺势者昌,逆势者亡  人民所盼,党政所应!

​在当今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殊时期,紧紧把人民群众力量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民心”金刚罩,形成坚不可摧的天网防火墙,打造一支人民群众政治监督特种部队队伍,是当前依宪治国依宪执政重要的人民志愿、人民法宝和人民武器!

​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既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新话语,也是新征程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为新时代新征程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指明了前进方向、规范了方法路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八方来财 发表于 2025-3-20 13:36:33| 字数 135|来自:山东济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法”也说明了权力不能被人民有效监督,而仅仅是“官官相护”的“护身符”。而“人民就是法”,恰恰能对“我就是法”形成一种“人民监督”。上下级监督、组织监督都属于少类人监督多数人,其效果和威慑力不足,而让人民群众监督,则是多数人监督少数人,其效果和威慑力就会大大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云笑 发表于 2025-3-24 14:15:22| 字数 292|来自:山东济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掌握权力的人缺失了良知,不敬畏法律,那么,权力就不会受到法律的约束。因为,这样的人根本就不想让自己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

法律约束,说白了就是让人民群众有权直接对权力进行监督,投票决定权力人物的任免。只有当权力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直接管控,权力才能真正受到约束。

试想一下,如果老百姓只能将问题反映给权力,由权力来调查核实情况并决定是否对权力人物进行制裁,这样的群众监督权有什么意义?!这是一种欺骗性的百姓监督权。权力是否有错,只能由权力来决定,这是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就是去县衙门告县太爷,然后由县太爷自己来认定他自己是否有问题,这样的百姓监督是不是很荒谬?这样的处理结果能公正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浓醉重爱 发表于 2025-3-25 12:45:41| 字数 19|来自:山东济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德治国,国泰民安,以利治国天下大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华丽乐章 发表于 2025-3-25 12:46:56| 字数 53|来自:山东济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有信仰,人民有希望,牢记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心里装着人民,随时清洗身上的污泥浊水,就无往不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希望世界和平 发表于 2025-3-26 18:34:23| 字数 328|来自:山东济南 | 显示全部楼层
宪法精神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精神‌:这一精神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和特征,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这一精神强调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改革开放的精神‌:这一精神鼓励创新和改革,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促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精神‌:这一精神强调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和措施,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这些宪法精神不仅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还指导着国家的治理和发展,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红太阳 发表于 2025-3-29 13:05:46| 字数 243|来自:山东济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谋长远——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找突破——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明路径——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

重实效——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国要实现全面准确完整依法治国首先依宪治国、关键依宪执政,人民群众的生存权是最基本人权,对美好生活向往梦想实现最根本利益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会变色的我 发表于 2025-3-29 15:37:40| 字数 125|来自:山东济南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群众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监督者和阅卷人。群众对身边不正之风感受最真切,对作风建设成效评价最客观。在学习教育中,让群众广泛参与,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精准发现问题苗头和隐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发帖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