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劰载中...

搜索

王静: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迈入法治化新阶段

高质量邵阳 发表于 3 小时前| 字数 4,707 |来自:湖南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调整字体大小 16px
15px 28px
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迈入法治化新阶段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

王静
image.png

>>2023年12月4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司法局工作人员在宪法公园进行宪法宣誓。 视觉中国供图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在这场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的深刻革命中,人的现代化无疑是影响重大的能动力量。教育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近代以来的人类法治文明史可见,经教育而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是建构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研究法治宣传教育新机制新方法”。在公民中开展终身法治教育,既是推动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必然要求。

   从秦朝采法家思想创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国家政策以来,“百姓”向官吏学法,“一般官吏”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早已成为从传统中走来的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当前,研究法治宣传教育新机制新方法需要始终抓住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国家工作人员这个重要群体。国家工作人员身处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工作中依照法律法规履行公务、行使一定职权。他们是群众眼中的干部,也是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更是在全社会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示范者和担当国家法治宣传教育责任的主力军。

   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兼具尊法守法者、立法执法司法者地位的群体特征,建章立制,督促其承担法治宣传教育中举足轻重的责任,既是对法治建设规律性认识的遵从,也是示范带动全社会法治宣传教育质效进一步提升的有力举措。习近平总书记从“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入手,多次对国家工作人员法治宣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法制宣传教育”提升为“法治宣传教育”,从重视法律制度建设成就的宣传教育转向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法治实施全过程。当前,法治宣传教育尤其要重视问题为导向,必须紧扣当前法治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从观念到行动的系统教育督促国家工作人员尊法学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带头守法,把“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发挥其在法治建设中应有的引领示范作用。

   2016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明确,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在学法用法方面还存在重视不够、法治观念淡薄,有的甚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问题,布局这一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的重要性,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法用法各项制度,依法大力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后,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2021-2025年)》多次强调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并专章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法治宣传教育”,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重要论述的立法成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经验总结。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筑牢法治理想信念,促进其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国情复杂。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国家工作人员及其中的领导干部是秉持好法律准绳、用好法治方式的关键。他们的法治理想、信念、行动,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重要战略实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示范引领作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树立法治信仰、坚定法治自信,进而在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中担当作为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工作人员法治宣传教育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是认识和解决各种现实法治问题的指南针。国家工作人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要带着特殊使命学,在学习中把自己的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在贯彻落实中真切感悟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法治观念。要系统学,在完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不能割裂。要全面学,精准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的核心要义与相互逻辑关系。要带头学,以学促进依法正确履职,真正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传教育


   法治宣传教育法规定:“国家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传教育”。这是继201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后,强化国家工作人员“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意识的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完善宪法,就是要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工作人员担负着履行宪法使命的重任,在依法履职中必须始终加强宪法学习,牢固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始终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国家工作人员尊法学法要坚持把学习宪法放在首位。要学习新中国宪法发展历程和宪法的地位作用,全面学习宪法原则和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大政方针,深刻认识必须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必须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同时,国家工作人员应当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学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监察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法等宪法相关法,熟悉掌握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制度,增强依照法定职责、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推进国家各项工作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学习,国家工作人员要强化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理念,带头遵守宪法,在依法履职中推动宪法实施,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image.png

>>2025年6月13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检察院干警为天洋新城社区居民普及预防电信诈骗相关知识。 视觉中国供图

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规定白纸黑字摆在那儿,要多学学、多看看,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法律是行使权力的依据,只有把这个依据掌握住了,才能正确开展工作。如果一味跟着感觉走,难免偏离法治轨道。”法治宣传教育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该法要求严把国家工作人员入口关,在录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考试环节,将有关法律知识纳入录用考试内容。将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国考、省考等招录国家工作人员的考试范围,引导考生学习法律法规。从而自入门之初就树立规则意识,自觉守法。

    国家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其履行法定职责的必然要求。在依法积极参加所在单位法治教育活动中,应当突出学习重点,做到精准学法。如对从事药品监管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言,应当重点学习药品管理法、中医药法、疫苗管理法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提高药品监管人员依法行政水平和监管执法能力。

   法治宣传教育要尤为重视基层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只有以国家工作人员为代表的全体社会成员都重视法治宣传教育,以身作则,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工作、生活,在点点滴滴中凝聚法治共识,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履职,才能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实践中,处于基层一线的国家工作人员直接面对人民群众,他们依法履职与否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法治观念的形成,他们的依法履职水平关系着自下而上的法治社会建构进程。针对基层出现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必须以问题为导向,锚定问题,以点带面依法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具体问题,才能切实并有针对性地提高法治宣传教育成效。

国家实行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

   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为全面依法治国打基础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开展法规制度宣传教育,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尊不尊法、学不学法、守不守法、用不用法,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且会在自己的行动中效法。”法治宣传教育法在总结《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在国家法律层面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

    首先,领导干部的学法清单是动态调整的,不仅要重点学习党章、宪法等党内法规、国家法律,还要学习与履职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领导干部学法重在提升依法执政行政的能力。在学法中,不仅要学懂立法宗旨,结合实践学会相关立法理念和法律规则,还要通过学习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这就要求将领导干部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即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立法、执法、执法监督、司法和日常监管等法治实践,融入国家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促进学以致用离不开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领导干部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法治宣传教育法专门规定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的监督。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列入年度述职内容。从一些地方的探索实践看,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学法考法用法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管理工作内容,建立了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档案,并强化结果运用,将考法成绩、依法履职和领导干部出庭应诉等情况按管理权限报送组织人事部门备案,作为国家工作人员考核、任职和晋升的重要参考,产生了积极的正向激励作用,有力引导和激励更多人将法治思维融入决策、落实于履职。

   法治的生命力源于社会生活实践。
国家工作人员示范引领下的社会法治化运行实效,是检验法治宣传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国家工作人员法治宣传教育是社会法治宣传教育的火车头、生力军。法治宣传教育法创建的国家工作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制度将有力促进宣教与实践并行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将充分激发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在内的全体公民学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有力推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法治问题,从而用高质效的法治宣传教育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选稿《高质量湖南》栏目组  主编:郭名家

(原题:“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全面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 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迈入法治化新阶段)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5年第34期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浏览奖励

1

查看全部奖励

“邵阳都市网 ”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切实行动推动邵阳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