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劰载中...

搜索

我国高质量发展时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大政为民 发表于 2024-12-15 00:28:00| 字数 4,82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调整字体大小 16px
15px 28px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image.png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决定稿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对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深刻认识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大意义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对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有机协调,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用“看得见的手”调节、引领、规范“看不见的手”,使国民经济运行达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战略规划、宏观治理、机制设计、微观规制等方式使二者相互促进、有机补充、协同发力,实现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成为推动国家富强、社会稳定、人民富裕的重要体制机制。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以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必须强化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稳定器、压舱石、韧性带作用,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保持战略定力,提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能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发挥国有经济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全国统一大市场、经营主体具有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基础制度等,这些特征和要求是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二者关系的升级,体现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互动、互促、协同作用。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能否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不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绩效、速度和方向。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历史,凡是能够正确处理二者之间关系的国家,都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发展成效,反之,片面强调市场作用或政府作用的经济体,都产生了较多负面效应。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政府和市场关系新形态。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求更好发挥市场作用,不断增强各经济主体创新创造活力;另一方面则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高水平的管理和服务,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有机统一。

  二、准确把握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丰富内涵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规律性认识。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皆是围绕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展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表述深刻阐明了政府和市场更好结合的内在规律,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成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提出新的定位和目标,确立了新发展阶段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发展指向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时代内涵。

  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发挥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我国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创新实践,突破了西方经济理论政府和市场二元对立的思想,用辩证的视角来看待二者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这一论述高度概括了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原理和方法,是辩证思维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中的创造性运用。

  政府和市场关系是动态的和变化的。政府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家战略目标和资源要素特性发挥二者的不同作用。在不同的条件下,需要根据不同发展目标和战略导向调节二者的关系,使其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个定位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是针对改革发展中问题的变化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推进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新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政府和市场关系具有战略导向特征。我国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经验新模式新思想,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性诉求,是融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经济体制设定,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总体上讲,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没有统一的模式,要根据各国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目标等实际情况在实践中进行动态优化调整,同时兼顾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实现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更好地相互补充、有机协同、互促发力。

  三、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点任务

  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完善市场体系、优化政府和社会投资渠道、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等方面,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经营主体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要发挥国有经济优势,增强国有经济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发挥民营经济优势,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多机会,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释放市场潜力。要素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相比发展不平衡,技术、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发育不充分,传统要素市场存在制度规则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要破解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畅通生产要素流通渠道,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完善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价格机制,提高资源和要素配置效率,充分释放各类市场潜力,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对于特殊领域和战略资源,如国防建设,要发挥政府的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带有战略性的能源资源,政府要牢牢掌控,但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去做”。

  处理好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的关系。政府投资、社会投资是我国完整内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形成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的不同功能定位。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为社会投资营造良好环境,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强化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关联性,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能力、乘数效应和基础作用。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短期扩大内需、长期推动结构升级作用,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有效统一。

  创造公平活力的市场环境,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健全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指标核算体系,加强新经济新领域纳统覆盖。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完善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机制;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要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加快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统筹各类创新平台、人才平台、资金平台建设。要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加强科技基础条件自主保障,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

  加强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合、促进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国家战略规划和宏观政策是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市场发展的主要手段。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才能更好形成国家战略合力和宏观政策向心力。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增强国家战略宏观引导、统筹协调功能,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要围绕实施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完善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宏观政策体系,增强经济政策与非经济政策协调性,优化各类增量资源配置,推进存量结构调整,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选稿:《高质量湖南》栏目组 主编:郭名家

(作者: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尹庆双 肖 磊  来源:红旗文稿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浏览奖励

10

查看全部奖励

“邵阳都市网 ”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切实行动推动邵阳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3 显示全部楼层
尘外之尘 发表于 2024-12-15 00:49:58| 字数 26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出反常必有妖”:当老百姓没钱了,社会为何满是“反常”现象?

最近,我和一个朋友聊起了生活中的种种变化。

他说:“有没有发现,现在满大街都是药店,价格高得离谱的房子却没人买,年轻人宁愿养宠物也不生孩子,甚至高学历的毕业生也只能拿着低薪?”他的语气里透着疑惑和无奈。

其实,这些所谓的“反常”背后,隐藏着我们时代的集体焦虑。

“钱难赚了”,不仅是个体的感受,更是社会的真实写照。当经济环境变得不再友好,消费降级、观念转变、情绪低迷,这些现象看似“离谱”,却有其必然的逻辑。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谁能为百姓生计破局,谁就是天下百姓的东方红太阳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优妙 发表于 2024-12-16 04:07:48| 字数 154|来自:中国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个社会,太卷了,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也卷得让我们失去了接受失败的勇气。”在这个处处都在宣扬成功学的时代,失败仿佛成了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我们害怕失败后被人嘲笑,害怕失败后失去仅有的那一点尊严和自信,于是我们选择了保守,选择了安于现状。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接受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那时候 发表于 2024-12-16 04:10:01| 字数 90|来自:中国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看似充满机遇,实则阶层壁垒森严的时代,无数底层的灵魂在黑暗中徘徊,渴望着那一丝穿透云层的曙光。“底层最大的劫,是不被环境允许成功。”这句话宛如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向现实的心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