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劰载中...

搜索

以有力监督推动改革见人见事见效

 
神器 发表于 2025-1-7 15:34:48| 字数 247|来自:中国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的重大任务,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纪检监察机关要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为民情怀,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做到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延伸,着力惩治群众身边“蝇贪蚁腐”,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爱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邵阳都市网 ”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切实行动推动邵阳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执行力 发表于 2025-1-7 15:55:56| 字数 2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打好反腐败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执行力 发表于 2025-1-7 23:42:59| 字数 5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常抓不懈,任重而道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观察者 发表于 2025-1-11 20:12:49| 字数 1,092|来自:中国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力制约是防腐的良药,监督失控是犯罪的温床。”

在社会治理的舞台上,“一把手”担当着重要角色,但权力若不受约束,便可能偏离正轨,损害公共利益。

人民迫切想知道如何把“一把手”的权力关进笼子里,而合理配权、公开用权、科学评权这三个维度,正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01 合理配权:划清权力边界

权力如同水流,只有在合理的河道中才能发挥正向作用,为“一把手”合理配置权力便是修筑这河道。

要依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需求,对权力进行精细化划分,明确“一把手”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比如在行政单位,将决策、执行、监督等权力进行科学切割,避免“一把手”集大权于一身,形成权力垄断。

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实施权力清单制度,把“一把手”的各项权力清晰罗列出来,如同给权力绘制了一张精准的地图,让其知晓权力的范围和界限所在。
同时,对重要权力进行分解,像重大项目审批,不再由“一把手”独自拍板,而是让不同层级、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共同参与,形成相互制约又协同配合的权力格局,从源头上杜绝权力的任性妄为。

02 公开用权:让权力晒在阳光下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用权能让“一把手”权力的运行轨迹清晰可见,接受大众的审视。

在单位内部,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公开机制,无论是人事任免、财务支出,还是业务决策等方面,都应及时、准确地向单位职工公开相关信息。

对外,通过政务公开平台等渠道,将涉及公共利益的权力运用情况向社会公布,例如民生项目的推进、公共资金的使用去向等。让群众能够看到权力是如何被使用的,有没有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的情况。

而且要畅通监督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对发现的权力滥用问题积极发声,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强大合力,让“一把手”在行使权力时时刻保持敬畏之心,不敢越雷池一步。

03 科学评权:以考核促规范

科学评权如同给“一把手”权力运行装上了“导航仪”,引导其正确用权。

要建立全面且客观的权力运行评价体系,从权力运用的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等多方面进行考量。

比如考察“一把手”做出的决策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是否充分考虑了单位的长远发展以及群众的切身利益。

定期开展权力运行的专项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一把手”的绩效、晋升等挂钩。对于权力运用规范、成效显著的给予表彰和激励,而对于那些滥用权力、违反规定的,则严肃问责处理。通过这种奖惩分明的方式,促使“一把手”自觉规范权力行为,不断提升权力运用的质量和水平,真正让权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

把“一把手”的权力关进笼子里,是民心所向,通过合理配权、公开用权、科学评权这三把“钥匙”,定能锁住权力的任性,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权力运行环境,给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千峰 发表于 2025-1-16 09:40:35| 字数 5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突出凝心铸魂 心怀“国之大者”——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清淤除障、保驾护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南呱 发表于 2025-1-16 09:43:39| 字数 12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纵深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清清爽爽的。义无反顾的。去当官。不要把当官作为一个满足。无穷贪欲。获得无限私利的。一个捷径。那样,迟早要完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画画 发表于 2025-1-17 18:46:58| 字数 317|来自:中国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官就不要发财。当官发财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是权力寻租和腐败的通俗表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冲突。

在中国传统政治中当官不发财是主流价值观,清正廉洁是中国传统吏治文化的核心主张。早在《大学》中就有“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汉代要求“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唐代《唐会要》明确“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宋代《官箴》中记录“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明代《大明律》禁止公、侯、伯、四品和四品以上官员以及其家属、仆人经商。到了近代,孙中山亲批“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对联挂在黄埔军校的大门上。爱国将领吉鸿昌把“做官即不许发财”烧制在瓷碗上警示自己和部属要廉洁奉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知任善战 发表于 2025-1-18 02:23:52| 字数 238|来自:中国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

    从让人民监督政府、接受他律,到事事反求诸己、清醒自律,“窑洞之问”的两个答案背后,跨越70余载的接续赶考、同题共答,不断进行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贯穿着一个映照历史的真理——“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历史深刻表明,一个政党能够有多大作为,根本上取决于这个政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飞鸽传书 发表于 2025-1-18 04:26:14| 字数 203|来自:中国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力是一种社会资源,它应该用来为公众的利益和福祉服务,而不是为个人的私利和欲望服务。

但是,如果权力没有制约和平衡,没有透明和公开,没有问责和评估,那么,权力就会变成一种诱惑和腐败,就会导致权力的滥用。

权力的滥用,权力不受监督,就会让权力者失去了对自己的行为和后果的认识和责任,就会让权力者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地位,就会让权力者只追求形式上的合规和成功,而不关心实质上的效果和价值,更不会关心老百姓的生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果杂味 发表于 2025-1-20 04:10:23| 字数 133|来自:中国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重群众监督。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我们党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组织和人民监督天经地义。”我们党坚持整治效果最终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大力营造鼓励监督、保护监督的环境,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监督热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