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首次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
这是我们追求真理真正追求共同富裕的目的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不仅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纲领,也根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
从社会维度来看,共同富裕就是要实现社会公平。从历史主体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幸福,人民群众收入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社会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增加,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不仅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促进具有深远的意义。
共同富裕思想提出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劳动报酬与生产要素贡献相匹配、公平合理地分配收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后,共同富裕思想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富裕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同时,它也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成分,如“天下为公”“和合”等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共同富裕思想。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必须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
共同富裕思想融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提出了推动全人类共同富裕的理想与目标。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间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共同富裕思想将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同时,共同富裕思想强调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共赢,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思想支持和道德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