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垄断、资源垄断与信息垄断,是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重枷锁!
权利的独占与社会的弱势
在当代,“权利”的“独裁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不但使少数人或团体拥有极大的力量,支配着社会资源的分配、文化的塑造和政治的走向,而且对个人的个人的实现和自由构成了直接的威胁。由于国家的高度集权,导致了政府决策机构的封闭性、专断化,缺少了多元化和代表制。由于多数人不能直接参加到政府的决策中来,且缺少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与回馈,致使其在制定时极易偏离人民的现实需要。如此一来,民意就会被稀释,而社会的团结与生机就会被弱化,人们对于这个社会的不满意,很可能变成对立与动乱。
权力垄断的出现,常常会带来更多的权力寻租。在某些制度不完善或权力过分集中的国家,其决策与实施都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这样的贪污行为,不但让政府的资源向几个有权有势的人手里聚集,也让其它团体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在权利高度集中、资讯不对称的情况下,多数人对于目前的政局是无能为力的,最后会因害怕变革而产生消极的情绪。由于没有自主精神,没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人们往往表现为怯懦、怯懦,有的人甚至遗忘了自己应该享有的社会权益。
资源的独占与贫富悬殊
而对资源的独占,更是造成了富者更富、穷人更穷的现象。在一个高密度的社会中,资金、土地、自然资源和技术等资源往往被极少数拥有资金和权利的人所掌控,他们凭借着巨大的经济规模、对市场的掌控和对政府的影响,占据了大量的资源和市场份额,这就限制了中小型企业和一般民众的参与,从而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其垄断程度可能直接左右着一国的政治走向,从而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产生重要的作用。
这样的非平衡配置,不但阻碍了社会财富的累积,而且也阻碍了整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如果得不到平等的分配资源的机会,很多潜在的个体或群体就会由于得不到所需的资源而陷于困难。在这样一个循环的贫穷下,即使是最基础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卫生,也被排除在外。在此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从以创新与协作实现双赢变成了一场“零和游戏”。其结果是,我国的生产率、竞争力都将被极大地限制,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瓶颈”状态。
资讯垄断与意识形态的捆绑
而在21世纪,资讯垄断已成为一种最为隐秘、破坏性最大的一种垄断形态。作为当代社会的基本功能,信息对人类的知识体系、价值取向、决策方法等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对信息的管制和筛选,一些人却可以通过对其传播途径的把握,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大众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认识就会受限,并有可能被引导或操纵,造成对实际情况的误解和认识的盲点。
资讯的垄断并不只是局限于知识,而是局限于观念。在仅由几个权力机关传递的情况下,人们的思考方式趋于单一化,个人的批判思考与独立判断的能力也随之减弱。特别是在由社会化媒体和信息平台占据统治地位的今天,信息的发布常常被算法和经济利益所驱动,容易产生虚假信息、偏见以及极端观点,从而阻碍了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一个具有多种观点的公众意见,公众的意见被压抑,个人难以形成独立的、批判性的思考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