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平镇扶贫办墙上,悬挂着一面“扶贫帮困,真心为民”的锦旗,不时地激发出扶贫干部的热情。这是去年白地新村村民贺清石赠送给高平镇党委政府,他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他住进了新房,生活也有了保障。
高平镇位于隆回县东北部边陲,现有8.5万人口,是该县人口第一大镇,也是该县的信访大镇。因境内盛产皮革制品、竹席等,素有“皮革之都”、“竹席之乡”的美名。近年来,该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信访矛盾化解、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交通顽瘴痼疾整治和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了大量信访问题,确保了全镇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让这个人口大镇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9年我们家总收入达到10万余元,顺利脱贫。”棋坪村的扶贫户周桂方说。201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水灾让周桂方几乎一无所有,丧失了生活信心。棋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先后多次做其思想工作,向他宣传产业扶贫、小额信贷等扶贫政策,重新激起他对未来的憧憬,在村里流转土地120余亩,发展生态种植业,顺利脱贫。在他的激励下,红锦村的曾政凡身残志坚,发展养殖产业,实现年收入近4万元,在当地传为佳话。引领时代新风。
该镇35个村(居)都成立了“五会一队”群众自治组织,即村(居)民议事会、乡风文明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开展义务植树、卫生清扫、交通劝导、市场整治、扶贫济困等各类志愿服务,还通过院落恳谈会等形式开展理论微宣讲志愿行动,所有村(居)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纳入《村规民约》,用行动践行时代新风,共同营造出“白净美”的人居环境。
汇聚各界力量,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2019年,该镇成立“春苗工程教育促进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短短的三个多月,就募集爱心助学资金近500万元。“高平镇春苗工程”从发起、募捐、运作、管理全程采取志愿者志愿服务,已成为一张耀眼的爱心名片。近期,76岁的刘某念终于放下了长达六年的“执念”,一起长达六年的邻里土地纠纷终于化解。据了解,刘某念先后到北京上访3次,经镇调解签订协议后,还是不能息访,常年的奔波的上访路上,不仅浪费金钱,还损害了健康。为了此事,该镇组织村干部先后30多次到当事人家里了解情况,促膝谈心,发动乡贤捐赠矛盾调处资金,为他解决了两万多元的土地补偿资金。辛勤努力、真诚付出让刘某念感受到了温暖,精神上得到了抚慰,这一起信访老案得以成功化解。现在的刘某念逢人就说共产党好。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该镇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完善矛盾纠纷预警、排查、化解三项机制,营造安定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据统计,近三年来,高平镇35个各村(村)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61件,化解率98%,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2019年该镇综治民调从全县后位跃居至前七名,获得“邵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撰稿: 刘芳 刘爱芸
编辑:周玉意
统筹:姜红玉
审核:法制周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