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推出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个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守护着每一份用心经营的小事业,温暖着千千万万平凡的奋斗者。
减税降费成就“小而美”创业梦
近两个世纪的文化交融,造就了上海老马路的海派风韵。时过境迁,老马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犹如饱经风霜的梧桐仍然生生不息地抽出新芽。在这些幽静的街道上,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咖啡馆,或奢华或简约。而当人们走进“聚福咖啡”,却好像来到八十年代的市井人家,搪瓷杯、钢琴、刺绣电视机罩、麦乳精红黑杯,与窗外的洋房小楼相映成趣,仿佛穿梭回了旧日时光。
“聚福咖啡”的创业团队年轻得令人惊叹,平均年龄只有24岁。凭借着对上海弄堂和咖啡文化的热爱,这群年轻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号召,在充满历史沧桑的老马路上开办了这家颇为新潮的手冲咖啡店,成为上海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内一道亮眼的风景线。之所以取名“聚福”,一方面是呼应店址所在老马路的旧名“巨福路”,另一方面也是寄托了八方聚福、事业顺遂的美好愿景。而国家的减税降费政策和日益优化的税收营商环境无疑是最特别的“福气”之一。
“聚福咖啡”创业合伙人陈宇航介绍,上海的咖啡市场很大——这几年上海的咖啡消费量是全国的50%,但同时竞争也非常激烈,如何脱颖而出成为一道“必答题”。
好的原料和专业的设备是制作一杯高品质咖啡饮品的基础,而风味的调制则需要无数次的试错和积累,相应的成本投入对于和陈宇航一样的年轻创业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幸运的是,作为一家小型微利企业,“聚福咖啡”从2019年享受到了更加优惠的减税降费政策。“2019年前三个季度,我们店里仅企业所得税就省下来10万多,全年预计可以节约14万元税款,进货、周转的压力一下子就小了不少。”陈宇航说,减税降费成为了“聚福咖啡”前进路上的一座补给站。
在日常经营中,陈宇航和伙伴们也切身感受到税收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随着大数据分析和信息化手段的深入应用,税务部门政策宣传和申报辅导也越来越精准到位,通过推送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政策“干货”,提高政策宣传的“命中率”,有效节约了纳税人查找、筛选的时间。同时,通过对纳税人申报系统的后台维护和更新,确保了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无感申报”——不用另外提交资料,申报即享受。“税务部门就好像是一个熟悉小店经营状况的老朋友。”陈宇航笑着说。
用心烘焙、发酵、研磨、萃取,才能诞生一杯好咖啡;精心呵护、多方支持,方能成就每一个“小而美”的创业梦想。聚减税降费之福,助力所有“小而美”的奋斗,为美好生活增添色彩。
减税降费传承舌尖上的好豆腐
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林氏豆腐坊,是赫赫有名的央视“网红”舌尖美食。林忠生是林氏豆腐的第六代传人。从1604年至今,林氏豆腐已传承400余年。如今,他的儿子林陈根子承父业,与税收结下不解之缘。
随着工业发展,全自动化豆腐生产线出现,对传统手工豆腐作坊冲击很大,很多手工豆腐坊被迫关门。林忠生珍惜自家传承了六代的手艺,始终坚持使用石磨手工制作工艺。好豆腐名声在外,仅靠自家人制作豆腐供不应求,林陈根动起了开公司的心思,可他家里世世代代都是老实巴交的手艺人,对这件事一窍不通。
从拨打12366电话咨询开设公司的涉税事项,到税务干部登门送上国家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林陈根体验了如沐春风的办税服务,也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减税实惠。
老作坊被盘活了,林陈根不仅创立了萍乡市武功山林氏井水豆腐坊实业有限公司,还开设了林氏豆腐饭馆、豆腐文化体验馆,建立了华云乡高山大豆种植基地,带动三十余名乡亲们就业致富。 “烘干机、包装机等设备的更新,全部得益于国家的减税降费好政策。税费一降,发展资金更足,林氏豆腐逐步发展壮大,是减税降费实现了我的传承梦,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更加深邃。”林陈根表示。
如今,林氏豆腐已经成为武功山脚下的一张美食名片。林陈根说,他们准备在林氏井水豆腐公众号上开一家微店,打通网络销售渠道,擦亮“林氏豆腐”金字招牌,让林氏豆腐不仅成为乡亲们记忆里的味道,还能成为更多人舌尖上的美食。
一减一降,舌尖味道凝聚改革力量;一张一弛,轻装上阵助力匠心传承。减税降费调味百年好豆腐,让舌尖上的滋味,余香沁心,回味绵长。
减税降费助新疆馕香飘万里
喀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是中国西部边陲城市。莎车县作为喀什地区最大的县,近年来,在国家各项税收政策的支持下,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2019年,陈映祥怀着对莎车的深厚情感毅然回到莎车县,一个大胆的创业构想加一次及时的减税降费政策培训,成就了一个逐步壮大的“馕加家”。1月9日,馕加家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对莎车的“刀郎文化”、神秘的异域风情与新疆特色美食有着浓厚感情的社长陈映祥瞄准了先机:“ 近年来,新疆馕已不再是单纯的地域食品,随着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内地市场对馕的认知度也逐步加深,我们想借助网络销售平台向更广阔的市场前进,扩大莎车馕的销路,使它的美味香飘万里。”陈映祥表示:“合作社还在试运营阶段,每月开支较大,几十个工人的工资要发,更别提发展线上销售了。”
“我们公司赶上了好政策,今年年初成立,税务局的同志就通知我去参加减税降费政策培训,还主动上门告诉我们录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可以享受每人每年减免7800元税款的优惠政策,公司目前雇佣了55个贫困家庭劳动力,一年下来,可减免税款四十多万元,不仅为我们通过电商渠道拓宽销售市场、扩大莎车馕的销路提供了资金支持,也让我们为全县脱贫攻坚出把力。”陈映祥说道。
2019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来,莎车县税务部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李红菊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成立了减税降费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巾帼服务队,服务在纳税服务一线。纳税人有什么需求,税务部门就第一时间跟进服务,确保减税降费政策实实在在落地。
税务干部白天送政策到企业,晚上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和少数民族同胞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为他们宣传减税降费政策,鼓励贫困居民主动到合作社打工、学技能,争取早日脱贫。税务部门的主动作为既解决了合作社的用工需求,又为贫困户脱贫寻找到了出路。
现在,合作社定期从各地请来“打馕高手”为厂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工人技能大有提升,馕的质量也不断提高。
借着减税降费的东风,馕加家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当地科技企业正在构建更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通过多个电商平台向全国各地销售莎车馕,拓展了线上销售渠道。合作社以“馕+”为理念,将馕与果酱、坚果、牛肉干等食品进行组合销售,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推广了新疆特色馕文化。
来源:上海税务、江西税务、新疆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