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应该有新的责任和担当,新闻宣传工作者更是时代的先行者,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经过长期实践的磨练和学习。探索其中的内涵和要义,具备十个意识是其关键,也是必须拥有的职业素养。
一、政治意识。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在新闻报道中,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守正创新,正确引导社会热点问题,用好舆论监督,把握好“度”。
二、规范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闻的规范意识就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新闻专业化意识。对新闻报道内容要“新、真、快、短、活”,要客观公正,不能夸大、不能主观臆断,要用事实说话。在新闻写作形式上要可以有创新,但不能违背新闻规律。
三、读者意识。
以读者为本是新闻应有的内涵。在新闻的传播中,受众的需要其实是一种信息需要和精神需要,做好一篇新闻报道,首先要了解读者的需要,注重读者反馈,根据反馈意见调整自己的报道思路、内容、形式。
四、创新意识。
“喜新厌旧追求新奇”是读者普遍的心理。市场和读者都是动态的,新闻必须在运动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要在定位创新调整、结构安排灵活、内容策划新颖、语言特色鲜明上动脑筋做文章。
五、监督意识。
媒体的舆论监督深受群众欢迎,因为新闻的影响力,更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和社会的关注,通过新闻效力,促使群众关心的问题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既起到为社会舒困,也为政府分忧的作用。
六、品牌意识。
品牌是权威性、知名度、诚信度、影响力的统一,也是媒体的标识、品质、风格、特色和自身文化素质的总和,更是实力的具体体现。现在媒体打造品牌影响力,以品牌占领市场的意识已相当浓厚,实行名牌带动战略,已成为一种趋势。
七、市场意识。
我国报纸广告经营额达135亿元,发行量前10位中,前6家占整个报业广告市场份额的1/3,其发行量均过百万,而全国2000多种报纸,平均期发行量只有9万份。在变化的市场形势下,新闻工作者不仅要立足媒体平台的改革创新,还应树立市场意识,到市场去游泳,根据市场格局与需要,进行调整和布局。
八、求知意识。
求知是做好新闻工作的立身立业之本。首先要扩大知识面,重视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是向实践学习,深入基层、面向大众,锻炼本领,同时,学习其他媒体的成功经验,借鉴提高。
九、法律意识。
遵纪守法是一切行为的准则。新闻工作者自身要树立法律意识,一是运用法律武器来保证正当的舆论监督权利;二是有法律敏感意识,加强对批评性新闻核实、调查,审慎处理涉及到类似名誉权、隐私权的报道,使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的报道更到位,更有实效,更有理有节。
十、审美意识。
人们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固有的审美标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媒体的编辑出版,应是在审美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审美实践,通过媒体平台把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的精神食粮提供给读者。审美意识关系着新闻的质量和品位,只有好的审美意识,才能使媒体平台内容健康,版面协调,格调高雅。
原载《简明新闻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