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劰载中...

搜索

上级法院不纠正下级法院的错误就是共同犯罪、共同帮凶!

邵阳之声 发表于 2025-2-18 06:50:01| 字数 2,364|来自:江西南昌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调整字体大小 16px
15px 28px
123_20250108110710.png
上级法院不纠正下级法院的错误
就是共同犯罪

    在中国社会,每一个个体都被赋予了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机会。法院尤其是上级法院,承载着拨云见日、还事实清白、维护正义的职责。上级法院不仅是法律适用的把关者,更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国家设立上级法院的极其重要的目的和职能,就是纠正下级法院的错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却不得不直面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当下上级法院不纠正下级法院的错误已经成为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这不仅是对司法正义的背离,更是对法治精神的严重亵渎,性质之恶劣,本质上就是共同犯罪,把错误进行到底!

滥用职权:用法律之名行不义之事

      今天的现实,老百姓实现公平正义比登天还难,尽管党中央不断强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切实感受公平正义。很多本应被赋予纠错职责的上级法院,不仅没有履行好查漏补缺的职责,反而对下级法院的不当判决选择了放纵,甚至与之沆瀣一气。那些本应成为正义桥梁的手臂,有大量的事实证实已经成了错误与滥权的保护伞,“维稳大于正义”的借口成为某些司法行为的遮羞布。

     上级法院不纠正下级法院的错误,不但在客观上纵容了下级法院对权力的滥用,而且进一步助长了法官滥用裁判权而无法被追责的气焰。我们不得不问:上级法院的纵容和包庇,是不是对司法正义的背叛?当一个错误的判决清清楚楚摆在他们眼前时,他们选择回避、掩饰、默许,这是不是对司法职能职责的严重违背?这样的法官,滥用的是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背叛的是法律的基本精神!

不纠正错误的上级法院是在共同犯罪   

     如果下级法院的错误是一次司法“事故”,那么上级法院的不纠正,事实上就是为“事故”背书,这是一种深层次、更恶劣的共同犯罪行为,它侵犯了法律的尊严,损害了人民的权益,违背了党中央的司法要求。上级法院首先应该是司法公正的“守门人”,而不是法官错判的“帮凶”!然而,现实情况却让人不得不愤怒:


    1.司法系统的“保护主义”:上级法院与下级法院之间,很多已形成了一种隐秘而危险的共生关系。由于同属一个系统,司法内部的利益链条使得他们更倾向于相互包庇,而不是互相监督。试想,一个法官对明显歪曲法律的判决视而不见甚至予以维持,还能称之为正义的捍卫者吗?这不是他们已经堕入了共同犯罪的泥潭那还是什么呢?!

    2.上级法院的包庇下级法院是对法治的毒害:上级法院的不纠正行为,是在放纵下级法院的错误,纵容司法腐败蔓延。依法裁判的承诺被践踏,“以权压法”的阴云笼罩司法大厦。当事人无处申诉的无力感,成为了法治系统的深层创伤;社会对司法系统的不信任,已经被累积起来。

    3.不纠正错误判决,就是犯罪帮凶:一名下级法官的错误即便是无知或私心(故意枉法裁判者居多),但当案件上诉至上级法院,却仍然无法获得纠错,那是不是就成了整个司法系统的共谋?因为上级法院就是确保下级法院判决正确的最后一道关卡,它的不纠正不仅仅是懒政,本质上就是一种支持错误。错误在第一级是“失职”,在第二级就是“同谋”,这个观点没有错。

侵害的不只是个体,而是国家法治的根基

     所有人都认可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而上级法院的不作为与滥权行为,它不仅仅是在个案上祸害当事人,它侵蚀的实际上是整个司法体系的核心——人民对法律公正的信任。   

     1.损害公信力:法院是人民寻求正义的最后寄托,上级法院本应是为弱者伸张正义、纠正谬误的机构。然而,当法官变成了“程序表演者”而非“正义守护者”之后,社会一定质疑:法律还能不能保护弱小?法律的高墙如何能抵御滥官们的风暴?

    2.破坏社会契约:法治契约是以法律为核心,而法律的核心在于对规则的信任。当上级法院对于下级法院的错误表现冷漠,甚至选择包庇,就等于撕毁社会的共同契约,让社会陷入无秩序和无规则之中。

    3.助长司法腐败:司法公正的失灵将直接助长权力滥用。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错误选择“沉默”、纵容,就是在为司法腐败生产温床。那些滥用权力的下级法官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败露也不会有真正的追究;而上级法院大量的这种行为的存在,则进一步做实了滥权法官“保护伞”的存在。

从源头治理:纠错机制必须成为法律的“自动刹车”

     要解决这种现象,绝不能止于对个别法官的惩戒,而必须从制度上重新审视司法体系的运行,从根源上杜绝“不纠正”就是共同犯罪问题,要在制定制度上就必须明确,不纠正错误的上级法官,就是共同犯罪。我们必须认识到,纠错不是“次要选项”,而是司法链条不可或缺的一环。

    1.建立独立的案件审查机制:必须设立独立于法院系统的第三方司法监督机构,负责审查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纠错的行为。当发现上级法院存在不纠正下级法院错误的情况,应追究其具体责任。

    2.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必须更加推行裁判文书公开制度(而不是相反),对重大争议案件公开听证,让每个公民都能监督司法过程,使不公行为无处遁形。   

    3.让司法责任制落到实处:完善法官问责机制,切实落实法律惩戒制度,对上级法院不作为的法官进行严格问责,对于包庇下级裁判错误的法官,视其情节追究刑事责任。

    4.强化司法职业道德与能力培训:法官不仅是法律精英,更应该是道德正义的实践者。要不断加强对法官的职业培训,培养他们对正义的敬畏和对责任的担当。
00301693940_92251a58_111.jpg
结语:捍卫法治,不容“集体失职”毁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法官是人民赋予法律权威的执行者,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掌权者。法律的力量源于正义,而不是对制度和法律的滥用。上级法院不纠正下级法院的错误,就是对法治底线的践踏。上级法院纠正下级法院是不能选择的法律赋责。滥权者必需付出代价,庇护者亦然!他们的一念之差,可能毁掉一个家庭、一个社会对正义的信仰。

     法治的高墙绝不能倒塌,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发出自己的声音。尖锐批评任何滥用职权的行为,用行动捍卫“权为民所用”的承诺!社会已到全民掀起捍卫法治的时候了!   

选稿:湖南都市网
作者:彪杨 法观法评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浏览奖励

26

查看全部奖励

“邵阳都市网 ”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切实行动推动邵阳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26 显示全部楼层
么么哒 发表于 2025-2-20 15:37:10| 字数 182|来自:江西南昌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今年,党中央先后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高院院长会议、湖南省委全会、湖南省两会和湖南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分别对法院工作作出了新部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果杂味 发表于 2025-2-20 15:49:14| 字数 192|来自:江西南昌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革和法治才能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贯穿始终,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深刻理解把握坚持改革和法治监督相统一的科学方法。改革和法治监督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打烊的小酒馆 发表于 2025-2-20 17:32:06| 字数 215|来自:江西南昌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历过错案申诉案件的人,都会明确感觉到,错案的申诉非常困难。如果案件还在程序里,即使是很明显的错误,很多人也会感觉到司法机关不愿意轻易纠正,如果案件不在程序里,就会更加艰难,一般都要通过投诉加申诉的方式,同时进行,否则根本不会有任何回应。错案申诉为何如此艰难,虽然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案件申诉成功的人,诉求获得了支持,肯定不会再到处表达自己的申诉的艰难,只有诉求得不到支持的人,才会到处表达,所以大家更多只能看到冤案得不到申诉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邦邦卓 发表于 2025-2-21 16:47:54| 字数 260|来自:江西南昌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法官枉法裁判利用情人和律师操纵案件,背后是复杂的利益网络和权力滥用。从一些简单案件历经四级审判机关,上诉、申诉却得不到公正处理,检察机关明知错误却不支持监督的情况来看,这不仅仅是个别法官的失德问题,而是整个司法链条出现了严重的漏洞。在这个冤假错案的流水线运作模式中,从立案审查到裁定执行的所有环节都可能被污染。主办法官深陷其中,院领导、庭长等上级领导也多有牵涉,他们或默许或指使错误裁判,成为幕后的推手。每一次上诉被维持、申诉被驳回的背后,都是“内部消化”这种黑暗操作规则在作祟,让真理被掩埋,让司法的公正难以彰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尘外之尘 发表于 2025-2-23 20:38:56| 字数 319|来自:江西南昌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质量湖南 发表于 2025-2-24 13:47:38| 字数 252|来自:江西南昌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高检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

第14条. 健全民事检察工作机制。构建各级检察院有区分、有侧重、有统筹的民事检察工作机制。

精准开展民事诉讼监督,加强生效民事裁判、民事审判活动违法行为监督。充分保障当事人申请监督权利,完善下级检察院提请抗诉程序设置。

规范适用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推进个案监督与类案监督相结合,注重发现和纠正深层次违法问题。配合国家执行体制改革,强化对民事执行的全程监督。

推动完善虚假诉讼防范、发现和惩治机制。依法开展支持起诉工作,保障特定群体依法有效行使诉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添宇 发表于 2025-3-6 16:18:16| 字数 215|来自:江西南昌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定分止争,是人民群众的呼声,更是司法改革的方向。

以有效“止争”为目标,强化科学审判管理。“以审判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为导向,构建完善符合司法规律、务实管用的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

完善裁判理念和方式,防止“程序空转”。“强化上级人民法院审级监督指导职能,细化明确案件改判、发回的情形和标准。”

注重审判的综合效果,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完善发回重审、指令再审、指定再审案件的跟踪指导、问题总结、规则提炼、通报问责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荷東 发表于 2025-3-6 16:21:50| 字数 163|来自:江西南昌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放权与监督并重,院庭长要依法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加强审判监督管理,这既是法官法的明确要求,也是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义芳表示,完善审判权运行制约监督机制,强化院庭长监督管理职责,是为了实现审判权有序运行和有效监督相统一,确保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的改革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云笑 发表于 2025-3-12 08:21:53| 字数 389|来自:江西南昌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所作的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最高人民法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25年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最高人民法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法院铁军,充分发挥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定分止争、维护公正的重要职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下一页
发帖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